“这是我应该做的”——平凡善举背后的诚信力量
一个温暖人心的诚实故事
“这是我应该做的”,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,出自一位普通服装店主刘海艳之口,却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力量。在新安镇经营中老年服装店的刘海艳,面对88岁老人遗落的3万元现金手提包,毫不犹豫地选择归还。没有监控、没有证件,她仅凭”老人可能去对面餐馆”的线索,就跑遍了小镇寻找失主。”等不得,得马上找到失主”,这种急人所急的态度,不正是”这是我应该做的”最生动的诠释吗?
“这是我应该做的”背后的价格
为什么一句简单的”这是我应该做的”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?由于这六个字承载了太多美好质量——诚信、美德、责任感。刘海艳并非第一次拾金不昧,多少月前她就曾归还顾客遗落的金首饰。对她而言,这已成为一种天然而然的习性。”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,做人更要讲良心”,她用行动告诉我们:美德不需要惊天动地,平凡生活中的每个选择都能彰显人格的光辉。
你是否想过,当自己面对类似情况时会怎么做?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,”各人自扫门前雪”的心态并不少见。但刘海艳的故事提醒我们: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未远去,它存在于每个普通人的日常选择中。”换了谁都会这么做”,这种推己及人的思考方式,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。
让”我应该做的”成为社会风尚
从一面致谢锦旗到无数网友点赞,刘海艳的善举获得了应有的认可。但更重要的是,这个故事激发了大众对美好品德的向往和践行。”凡人善举温暖着你我”,当每个人都把诚信和助人视为”这是我应该做的”,社会正能量就会如涟漪般扩散开来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或许没有机会面对3万元现金的考验,但让座给老人、帮助迷路的孩子、捡起地上的垃圾……这些小事同样体现着”我应该做的”灵魂。正如刘海艳所展现的,辉煌往往寓于平凡之中。下一次当你面临道德选择时,不妨问问自己:什么是我应该做的?接着,像这位朴实的服装店主一样,用行动给出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