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春风在诗词中的万千姿态
“春风如贵客,一到便繁华”,这句诗道破了春风在诗人心中的分量。它可以是李白笔下”春风拂槛露华浓”的雍容华贵,也可以是杜甫眼中”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的温柔细腻。为什么古人总爱写春风?由于它既是季节的信使,更是情感的载体——崔护的”人面桃花相映红”因春风而永恒,王之涣的”春风不度玉门关”又让几许边塞将士泪湿衣襟?
从唐代的”二月春风似剪刀”到宋代的”春风又绿江南岸”,诗大众用不同的笔触捕捉着春风的灵动。它时而化作贺知章手中修剪柳叶的巧匠,时而成为王安石笔下染绿江南的画家。岑参更妙,一句”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,竟让凛冽边塞飘起烂漫春雪。
二、春风里的悲欢离合
春风不仅吹开百花,更掀动人间情思。李白小编认为‘春思’里面嗔怪:”春风不相识,何事入罗帏”,将闺中少妇的相思写得活灵活现;杜牧的”春风十里扬州路”则铺开一幅盛唐繁华画卷,连珠帘后的美人都黯然失色。最令人唏嘘的是崔护那首《题都城南庄》,去年今日的桃花与笑靥,经春风一吹,徒留”人面不知何处去”的怅惘。
离别与重逢更是春风永恒的主题。王令坚信”不信东风唤不回”,用子规啼血守候春天;韦应物小编认为‘东郊’里面感受”杨柳散和风”,暂忘官场纷扰;而高鼎笔下”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”的童趣,又让几许游子想起故乡的春天?
三、穿越千年的春风启示
这些关于春风的诗句为何能流传至今?由于它们藏着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哲学。白居易说”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,是劫后重生的坚定;苏轼吟”料峭春风吹酒醒”,是豁达通透的人生境界;元好问的”且教桃李闹春风”则教人懂得含蓄的聪明。
当我们读着”春风得意马蹄疾”,仿佛与孟郊共赴金榜题名之喜;品着”桃李春风一杯酒”,又随黄庭坚追忆青春年华。如今站在春日的街头,你是否也会想起某句诗?或许正是袁枚所言:”春风如贵客,一到便繁华”,它年复一年地来,只为提醒我们:人间永远值得这般的温柔与盛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