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动宾搭配不当的病句?
动宾搭配不当是我们在写作和说话时经常犯的语法错误其中一个。简单来说,就是动词和宾语之间不匹配,导致句子读起来别扭甚至意思表达不清。比如”兴建事业”这个搭配就不恰当,应该改为”兴办事业”才通顺。这种病句不仅影响表达效果,在考试中还会被扣分,因此掌握动宾搭配规律非常重要。
动宾搭配不当的病句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表达中,尤其是书面写作时。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:写完一句话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,但又说不出来?很可能就是动宾搭配出了难题。那么,怎样识别和修改这类病句呢?
动宾搭配不当的常见类型
动宾搭配不当主要有下面内容几种表现形式:
第一种是动词和宾语在语义上不匹配。比如”保护了人民群众生活财产的安全”这句话中,”保护”的应该是”生活财产”本身,而不是”安全”,因此正确的表达是”保护了人民群众生活财产”。
第二种是动词无法支配后面的宾语。例如”有关部门对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”这句话,”事件”可以被”处理”,但不能被”批评教育”,因此需要分开表达。
第三种是动词与宾语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性。像”研制新技术、新工艺”就不太通顺,”研制”更适合与”新产品、新材料”搭配,而”新技术、新工艺”应该用”开发”来搭配。
怎样修改动宾搭配不当的病句
发现动宾搭配不当的难题后,我们可以采用下面内容几种技巧进行修改:
最直接的技巧是更换动词。比如”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”中”采取”与”改革”不搭配,可以改为”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”。
有时候需要调整宾语。例如”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情形”中,”降低效率”可以,但”降低情形”就不通顺,应改为”降低复习效率,影响考试情形”。
在复杂句子中,可能需要拆分表达。像”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”就应该分开说成”对…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,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”。
怎样避免动宾搭配不当
要避免写出动宾搭配不当的病句,可以注意下面内容几点:
平时多积累固定搭配。汉语中有很多动词和名词的固定搭配,如”进步水平”、”增强觉悟”、”进行改革”等,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常进修中积累。
写完句子后多读几遍。凭借语感往往能发现不天然的搭配,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别扭的动词宾语组合。
进修语法聪明很有帮助。了解动词的分类和宾语的类型,知道哪些动词只能带具体名词作宾语,哪些可以带动词性宾语等。
动宾搭配不当病句的实战分析
让我们看多少实际例子,加深领会:
“下岗职工有效地组织起来,把饮食、缝纫、拆洗等福利事业兴建得很好。”这句话中”兴建事业”不搭配,应该把”兴建”改为”兴办”。
“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,不断致力于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。”这句话应该改为”致力于新产品、新材料的研制和新技术、新工艺的开发”,由于”研制新技术、新工艺”不通顺。
“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,取得了很大成绩。”这里”采取改革”不恰当,应将”采取”改为”进行”。
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,动宾搭配不当虽然常见,但只要掌握了规律,修改起来并不困难。关键是要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,多读多练,逐步进步自己的表达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