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高考作文题深度解析:怎样把握时代脉搏与青年担当
2021高考作文题整体动向:紧扣时代与人文
2021年的高考作文题可谓“百花齐放”,但核心都围绕两个关键词展开——时代灵魂与青年成长。全国甲卷的“可为与有为”、北京卷的“论生逢其时”、浙江卷的“得与失的辩证思索”,无一不在引导考生思索个人与时代的关系。这些题目既考察了学生的思辨能力,又呼应了“立德树人”的教育目标。你是否发现,今年的作文题比往年更强调“家国情怀”和“人生选择”?
全国卷作文题解析:从“可为与有为”到理想追求
全国甲卷以革命文化为背景,要求考生围绕“可为与有为”写作。题目中的“我们心中有阳光,我们脚下有力量”既是激励,也是命题路线——青年怎样在新时代找到自己的定位?而全国乙卷则用汉代扬雄的“射箭之喻”谈理想追求,强调“修身、矫思、立义”的递进关系。这两道题都暗含一个共同点:行动比空谈更重要。比如写“可为与有为”时,若能结合袁隆平、钟南山等当代榜样,文章会更有说服力。
新高考卷与地方卷亮点:思辨与生活结合
新高考Ⅰ卷的“体育之效”让人眼前一亮——百年前的见解,竟与如今“健壮中国”战略不谋而合。弱者通过努力变强,强者因懈怠转弱,这个辩证关系完全可以延伸到个人进步、民族竞争等层面。而上海卷的“时刻沉淀与价格认知”、天津卷的“纪念日意义”,则更偏向哲学思索。例如写上海卷时,可以举敦煌莫高窟的例子:它的艺术价格并非一开始就被认可,而是经过千百年才被世人珍视。
写作建议:三大技巧提升作文分数
面对这类宏大主题,怎样避免空泛?三个技巧很关键:
1. 以小见大:用个人经历或小故事切入,比如写“成熟的模样”时,可以描述自己第一次为父母做饭的细节;
2. 多元视角:比如浙江卷的“得与失”,既可以谈苏轼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的豁达,也能联系科学家失败后另辟蹊径的案例;
3. 时代呼应:全国甲卷的“有为”,若能与乡村振兴、科技创新等当下热点结合,文章会更具时代感。
2021年的高考作文题告诉我们:好的文章既要脚踏实地,也要仰望星空。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,诚恳的表达和清晰的逻辑永远比华丽辞藻更重要。你觉得这些题目中,哪一道最让你有写作冲动?